心理学家兼作家的美籍波兰裔女士 Jeanne Chall 博士 1983 年在纽约出版《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阅读力进阶)》一书,在书中,Jeanne Chall 博士将美国孩子从阅读入门,到阅读流畅的过程,划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孩子喜欢听大人朗读绘本。绘本语言简单,大多一页仅一句话,句式经常重复,比如:I like the dog. I like the cat. 孩子喜欢简单的文字,也喜欢重复的句式。大人的朗读,有助于孩子内化语言。
所谓内化语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话语”。比如,孩子反复听过“I like the dog. I like the cat.”之后,孩子吸收的语言,并不是孤立的单词“I”, 也不是孤立的单词“like”,而是像“I like ……”这样的话语结构。日后,孩子想说喜欢什么的时候,就会直接调用“I like…”表述自己的喜好。
在这个阶段,孩子常常利用绘本的画面提示,一边看书,一边复述念过的故事。孩子往往并不认识书上的单词,孩子只是通过复述故事来假装阅读。
第二阶段,孩子时不时猜测单词。通过猜词,孩子逐渐明白阅读既包括“看字”的过程,也包括“理解”的过程。相比于看图听故事,孩子觉得阅读费脑子。在这个阶段,孩子意识到自己没有阅读文本的能力。因此,孩子常常拒绝朗读文本。在这个阶段,可以教孩子认识视觉词汇(Sight Words),教自然拼音(Phonics),教孩子注意英文字母与读音的联系。
视觉词汇,比如 at, and, that, the, he, it, on, she 这样的单词,孩子应该见词能读,无需分析字母发音。有的美国幼儿园把视觉词汇写在星形卡片上,并把卡片贴到布上,挂起来,方便小朋友记忆,如下图:
在这个阶段,孩子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单词形状和读音上,不去关心单词的意义。比如,孩子或许能轻轻松松读出下面的单词:there, their, they're 但孩子不知道 3 个单词的意义差别。
第三阶段,孩子不断熟悉字母与发音的关系,并通过简单的书籍,体验流畅阅读,培养阅读自信。
第四阶段,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孩子把阅读,当作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窗口。
第五阶段,孩子阅读各种观点的书籍。孩子的阅读,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字面意义,而是能回应文本,能够提出疑问。
第六阶段,孩子成为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识的阅读者。孩子熟悉各种文体类型,能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精读、速读、略读等等阅读策略。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初步跨越文字壁垒,成为熟练的阅读者。
上述六个阶段,虽然针对美国孩子划分,但是对中国的英语阅读教育,亦有启迪。以我的观察,中国孩子的英文瓶颈,自第三阶段开始出现。孩子从绘本书、桥梁书,进入章节书阅读,明显感到难点增多。我看到不少优秀的孩子,在跨过第四阶段之后,很难走向第六阶段。英语学习,越往后走,越是崇山峻岭,同学们,加油!
少儿英语教学专家
>>点击查看李岑讲读原版书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听说现在流行国学 你家孩子有必要学吗?
听说最近很流行让孩子学国学,市场上对于国学补习的课程也特别多。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学习国学的问题。
- 【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还少什么?
- 语文期中考试反思之教学工作
- 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之深化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