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挡住去路。他们十来岁 ,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个做工( 精彩 精巧 ) 、色彩 ( 鲜艳 美艳 )的纸帽,上写着 :“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bù yóu fēn shuō[ ]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 甲 ] 地发问:“小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小姐,在你们国家里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症?谁给他们付医疗费?”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头一次在 [ 乙 ] 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解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 给多少都行 5分也行 其中一个补充道 当我把5加元放到他们胸前的布袋里时 他俩争着用zhì nèn yōu měi[ ]的童音大声说 谢谢您 非常感谢 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去你们美丽的的国家旅游 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红白两色的脚印纸牌别在我的衣服上,并告诉我:其他孩子们见到这个标志就知道您已经捐过了,不会再给你擦鞋了。回住处的路上 , 我看见许多人胸前都 佩着小小的脚印 , 到处都有孩子冲我们说:“谢谢。 ”我觉得他们的笑容溶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她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些十字路口处或车站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各种老式军装,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徽章、奖章。每人手捧一束鲜花,有水仙、石竹、玫瑰及叫不出名字的——一色雪白。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微微鞠躬,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我看了一会儿,有人投一两元,有人投几百元,还有人掏出支票填好投进木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们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募捐的人相当踊跃 , 而且zhì xù jǐng rán[ ],气氛庄严。有些地方,人们还耐心地排着队。我想,这是因为他们①都知道: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他们包括信仰自由的许许多多。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可我两次把那 wēī bù zú
dào[ ] 的一点钱捧给他们,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②说声“谢谢”。
1.联系上 下文写出文中加拼音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将 ( ) 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 根据句子的意思 , 在 [ 甲 ] 、 [ 乙 ] 两处填上成语。
[ 甲 ] 处填; ; [ 乙 ] 处填: 。
4.给文中加线的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
5.文中标有①②的“他们”分别指代 和 。
6.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我觉得他们的笑容溶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她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⑵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可我两次把那一点钱捧给他们,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7.文章记叙的两件事是: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8.说说课题《捐诚》的含义。
9.加拿大的募捐与我国的一些捐款大不相同,对于他们的募捐,结合课题《捐诚》,能谈谈你的一些看法或想法吗?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小站歌声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把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三好生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明天,我们毕业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上帝的谈话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