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狙公者②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③公之心④。损⑤其家口⑥,充⑦狙之欲⑧。俄而匮⑨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⑩也,先诳(11)之曰:“与(12)若(13)芧(14),朝三而暮四(15),足(16)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17)而喜。
【字词注释】
①选自《庄子》。②狙(j&)公者:饲养猴子的人。狙,一种猴子。③得:懂得。④心:心意。⑤损:减少。⑥家口:家中口粮。⑦充:满足。⑧欲:欲望,要求。⑨匮(ku@):缺乏。⑩不驯于己:不服从自己。驯,驯服。(11)诳(ku2ng):欺骗。(12)与:给。(13)若:你们。(14)芧(x)):橡子,也有人说是一种小栗子。(15)朝(zh1o)三而暮四:早晨三个晚上四个。朝,早晨。(16)足:够。(17)伏:趴。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
小学古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 小学古诗赏析——示儿
- 小学古诗赏析——夏日绝句
- 小学古诗赏析——忆江南
- 小学古诗赏析——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