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⑤,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治性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道成枯落⑧,多不接世⑨,悲守穷庐⑩,将复何及!
【字词注释】
①选自《诸葛亮集》。②夫君子之行:德才兼备人的品行。夫,句首助词,无实意;君子,德才兼备的人;行:品格行为。③澹(d4n)薄:同“淡泊”,心情恬淡,不慕名利。④宁静:指安静,精力集中。⑤广才:增长才干。⑥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度享乐和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淫,过度;慢,怠惰散漫;励,激励,奋勉。⑦险躁则不能治性: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⑧枯落:枯枝落叶。文中指无所作为的人。⑨接世:对社会有用。⑩庐(l*):简陋的房屋。
【诗文翻译】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
小学古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 小学古诗赏析——示儿
- 小学古诗赏析——夏日绝句
- 小学古诗赏析——忆江南
- 小学古诗赏析——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