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释
1.昔:曾经
2.公明仪:春秋时人,曾子之弟子。曾参(音骖),字子舆。曾子,孔子之弟子。
3.为:给。
4.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
5.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
6.操:琴曲。
7.如故:像先前一样。
8.非:不是。
9.闻:听。
10.合:悦。
11.虻:吸血的苍蝇。
12.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
13.鸣:鸣叫声,作名词。
14.掉:摇动,摆动。
15.奋:竖起。
16.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
17.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译文
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可牛却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原来,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入它的耳。 于是公明仪便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小水珠和大波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 坚强)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波浪知道了,大波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可笑!”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河蚌和水鸟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给予是快乐的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谢谢你,小姑娘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真正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