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1.分解解释法
“分解解释法”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部分词语分解成单字来理解,然后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如:“心旷神怡”,“心”就是心境的意思,“旷”指开阔,“神”的意思是精神,“怡”可解释为愉快。连起来,“心旷神怡”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像这样可以用“分解解释法”理解的词语是很多的,比如:无计可施、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等。
2.理解重点字
在解释词语的时候,因为词语中的某个字我们不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理解重点字的意思。比如“情不自禁”这个词语,如果不准确理解“禁”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能正确解释。那么,“禁”这个重点字我们该怎样来理解呢?字典中关于“禁”的意思有:(1)禁受;(2)耐忍住。我们该选择哪一个义项呢?如果我们回到“情不自禁”这个词语中,会发现选第二项解释比较恰当。“禁”字理解了,再用分解解释法,“情不自禁”的意思就清楚了:激动得不能忍住。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滞留”,理解了重点字“滞”,整个词语的意思就理解了。
3.找近义词
作者为了使文章的语言活泼而富有文采,常选用比较有深意的词语来表达。解释这类词语,我们可以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例如,“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其中,“捣毁”可以用它的近义词“破坏”来解释。近义词怎么找?第一,读词语所在的句子;第二,用头脑中的近义词替代原有的词语。试着多读读那句话,便可大致确定哪个近义词可以解释这个词语。
4.找反义词
有一些词可用其反义词的否定式释义,或者用同义加反义词的否定式释义。例如:
矮——不高。
自由——不受约束。
暗中——不公开的,私下里。
5.联系语言环境分析
对于比较陌生或者只能意会却说不出来意思的词语,就要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例如,“数码相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啦!”“新鲜”的本义是没有变质,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新鲜”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新鲜”是指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6.联系插图
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细心看看插图,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许就想出来了。比如西师版六年级(上)第11课《在急流中》这篇课文中的词语,如“急流汹涌”、“湍急”、“颠簸”、“酣睡”等,从文中的插图就能很明显地观察出其含义。
7.描述法
对于某些词语,它形容的情景可用描述式的方法释义。例如:
炎炎烈日——形容夏天阳光猛烈。
魂飞魄散——形容惊恐万分,十分害怕。
此外,查找工具书(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也是常用的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天天练试题及答案6.30(应用题)
小学语文字词是基本,是语文的根!为了语文后期知识更为扎实牢固,就要在最开始学习字词句时多下功夫,多做练习,多做总结!下面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语文字词相关知识或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天天练试题及答案6.29(应用题)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天天练及答案6.28(多1少1 )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天天练及答案6.27(排序)
-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天天练及答案6.26(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