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这些作品广为流传。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
“()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者、或许、肯定】情况()会好多了。”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基础、奠基石、敲门砖】,()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①,小仲马没有沮丧②,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③
不同。带着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去拜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竞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
19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位资深编辑曾经【疑惑、疑虑、怀疑】地问小仲马:“你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注释:①笺(jiān):写信或题词用的纸。②沮(jǔ)丧:灰心失望。③迥(jiǒng)然:形容差得很远。
1.从第②、③、⑥自然段的【】里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打上“√”。(3分)
2.在第②、③自然段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里用了好几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请你写出三组。
( )一( ) ( )一( ) ( )一( )
4.读下面句子,你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5.读文中加“”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2分)
那位资深编辑“兴奋”是因为 ,但他又 有“疑问”,这疑问是 。
6.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过渡句。(1分)
7.文章详写的材料有 ,略写的材料是 。
8.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9、上述短文《真实的高度》中,编辑拜访大仲马的情境省略了。请你联系原文,展开想象,把编辑拜访大仲马时的对话过程写下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1.或许敲门砖疑惑
2.如果……就不但……而且
4.小仲马不依靠父亲头上的光环。自己的事业要靠自己去打拼、去奋斗
5.小仲马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 这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丝毫不差,是否大仲马另取的笔名
6.面对……创作
7.大仲马提议儿子在投稿时说明自己是他的儿子,遭儿子小仲马拒绝和小仲马出版《茶花女》一书的经过 《茶花女》出版后的反响及后来被改编成话剧的经过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小水珠和大波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 坚强)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波浪知道了,大波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可笑!”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河蚌和水鸟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给予是快乐的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谢谢你,小姑娘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真正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