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城区小升初的绝密档案发现的秘密——北京市的小升初原本可以很轻松……
几乎所有的北京家长都知道北京的小升初是非常残酷的!各种辅导班随处可见、上小学后孩子的睡眠普遍不足、近视眼率年年攀升、小升初升学信息满天飞可又难辨真伪、相关部门下文屡出重拳最后都变成了太极八卦......在海淀、西城、东城等教育强区每当孩子进入小升初临战阶段,都会有很高比例的家长辞职陪孩子上课外班直到小升初结束再找工作......搞得北京的小升初比高考都难得多!
这两天我在研究东城区小升初的一些可能是“绝密”的材料,数据越计算越觉得不对劲,我就分几部分逐个揭开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惊人事实,同时对海淀区、西城区的小升初也做一个类推,大家看后可能会感到——北京的小升初本来是可以非常轻松的!
北京市东城区全部初中校2012年小升初录取情况统计表
项目类别 |
2012年东城本区小升初总人数 |
实际录取人数 |
净跨入本区人数 |
统计数据 |
7743人 |
8391人 |
648人 |
北京市东城区市级、区级示范校2012年小升初录取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 |
各学校小升初实际录取人数 |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 |
574 |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
583 |
北京汇文中学 |
249 |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
715 |
北京市文汇中学 |
452 |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
457 |
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 |
223 |
北京景山学校 |
310 |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
343 |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相当区重点) |
376 |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
267 |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 |
253 |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
341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
314 |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
286 |
人数总计 |
5743人 |
重要结论:
1.全区小升初实际录取人数8391人,能就读区重点或相当区重点以上学校的人数为5743人,占当年小升初总人数的68.44%,也就是说在小升初的时候平均1.46个小孩就有1个能升入区重点以上小学;
2.在东城区家长最想上的中学是五中、二中、汇文和171,它们被公认为是本区最强的中学,这四所初中小升初共录取了2121人,占当年全部小升初人数的2121/8391=25.28%,也就是说每3.96个小孩就会有一人进入市级重点中学;
3.众所周知东城区每所小学学校内提供给学生升目标中学的机会都是20%,也就是推优名额每所小学都是20%,以此计算,东城区2012年全区的推优人数最多为:8391×20%=1678(人),而东城区四所市重点级别的初中实际却录取了2121人!换句话说,仅这四所市级别的重点中学就可以把全区符合推优资格的学生全部100%录取且还剩余443个名额。即便整个东城区的推优率达到25%,在其他区重点、普校不参与的情况下,仅凭这四所市级别的重点初中就可把学生全部通吃掉!
小升初本不应该有如此繁杂又错综复杂的录取规则、录取方式,也不应该有那末多的坑班和课外辅导班,其实北京的孩子完全可以很快乐地进行小学学习和小升初升学的,北京教育强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容量是非常惊人的是完全可以满足现有需要的!
那么,西城区、海淀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4.西城区2012年全部小升初人数约为10090人。大家都知道海淀、西城重点中学的师资、硬件、吸纳学生的能力普遍强于东城区,东城区市级重点初中平均每所每年招生530人,仅以这个标准衡量,西城区公认的市重点级别的初中有13分、三帆、实验、四中、八中、师大附、161,他们平均每年至少招生530×7=3710(人),西城区全区推优比例为30%,最多有3027人符合推优资格,这七所市重点校不仅能全部吞下且还会剩余683个名额。西城区即便推优比例达到37%,这7所市重点在本区其他区重点、普校不参与的情况下依然可全部录取,平均每2.72个学生就会有一个能进市重点校!就西城区全区来讲有83.29%的小升初学生能进入区重点或相当于区重点级别的初中就读,平均每1.2个小学生录取1个。
5.海淀区2012年小升初人数约为22420人,公认的市重点级别初中人分、人本、101、十一、清华附、北大附、首师附、八一、理工附、中关村可招生5300人,占小升初总人数的23.64%,而海淀区全区的推优率仅为13%最多约为2915人,剩余名额2385人非常惊人!在海淀区其实平均4.23个小学毕业生就有1个能进入市级重点中学。当然进入区重点级别及以上初中的名额会更可观,由于数据量很庞大就不再计算了。
最重要总结与纠结:
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既然如此惊人、吸纳能力如此之强,可小升初为什么还会让全社会如此纠结呢?不想多说别的了,只想说三句话。
第一,没有公平的客观标准的任何升学方式都能被钻空子。听说中考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消,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家庭逃离,孩子们也会未老先衰。为什么呢?小升初最多不过课外辅导数、英、语,初中至少要七八门课吧,那要报多少坑班、辅导班?
第二,教育已成为巨大的商品市场。市场上矿泉水随处都可以买到,一点也不抢手,一点也不稀罕,资源极为丰富,你原本只需花2块钱就能买一瓶,但经过有意的层层市场、官场、人场运作,你会突然发现兜了好几圈以后自己精疲力竭地买到了原本只值2块钱却付出了200、2000甚至20000块钱的矿泉水,其实只不过依然是原来那瓶矿泉水!中国、北京的教育就是这瓶原本2块钱的矿泉水!
第三,公立教育已经人为地在分高低贵贱了。普通学校是低保产品,普校实验班(重点班)是温饱产品、区重点普通班是名牌产品、区重点实验班是驰名产品、市重点普通班是奢侈品、市重点实验班是顶级产品。就像一头猪,把全身各个部位分开卖就是比卖一头猪值钱!产品分了级当然要你付出的多少就明显不同了,有产品的分级就有不同的追求,现在每家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哪位家长不想给孩子买到顶级产品呢?于是有人分级,有人运作,还有人争抢,中国的、北京的义务教育就越来越红火了......
闻风
2013年元月8日
>>点击查看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