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贞公②魏征寝疾,上③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④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⑤其子叔玉。戊辰⑥,征薨⑦,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⑧,陪葬昭陵⑨,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⑩,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字词注释】
①选自《资治通鉴》。②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为“文贞”。③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④中郎将:皇家侍卫军中的武官。⑤妻(q@):这里作“配”讲。⑥戊辰:指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⑦薨(h#ng):公侯死称薨。⑧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⑨陪葬昭陵:王朝特准大臣在皇陵附近埋葬叫陪葬。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⑩替:作灭、废讲。
【诗文翻译】
郑文贞公魏征卧病在家,皇上派遣使者慰问,赏赐药品,往来不绝。又派了中郎将李安俨住在魏家,以便随时将病况上报。皇上又和太子一起到他家,指名衡山公主将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征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征的妻子裴氏说:“魏征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她婉言推托没有接受,而用布蓬车载运棺柩去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写了碑文,并亲笔往石碑上写。皇上对魏征思念不止,跟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魏征去世了,我丢掉了一面镜子啦!”
>>点击查看沪江小诗人王盈雪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小学古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 小学古诗赏析——示儿
- 小学古诗赏析——夏日绝句
- 小学古诗赏析——忆江南
- 小学古诗赏析——小儿垂钓